南日鲍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海域特产,采用南日岛自己培育的苗种,因其生长水质清新、气候适宜,味道鲜美独特,以南日出产的新鲜海带、紫菜作为饵料,接近天生的绿色食品而饮誉天下,一枝独秀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2007年被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品质特点:
南日鲍鱼是南日海域特产,采用南日岛自己培育的苗种,味道鲜美独特,色彩鲜明,壳孔有3~5个,并且壳孔周围有上突起,附有独特藤壶,以南日出产的新鲜海带、紫菜、龙须菜作为饵料,鲍鱼体肥壳艳,鲍肉细嫩,味道鲜美独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物质,煮熟后鲍肉不会明显收缩,接近天生的绿色食品而饮誉天下。鲍鱼古称“腹鱼”,又有“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等别名。鲍鱼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鲍肉含蛋白质40%,肝醣33.7%,脂肪0.9%,并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鲍鱼属于低胆固醇的食品,不易造成人体胆固醇的上升,维生素E含量丰富,是预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食品。鲍壳还可作为中药“石决明”使用。
产地环境:
南日鲍产于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大岛——南日岛,南日岛有“鲍鱼岛”之称,这里水质清新、水温适中,鲍鱼适合生长的水温是摄氏10~28度,南日岛的海域水温合适;除此之外,这里水流急,没有工业污染,各项指标都非常适合养鲍鱼。南日岛原来是海带、紫菜的重要产地,丰富优质的海带、紫菜资源为鲍鱼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饲料。
生产情况:
南日岛并非鲍鱼的原始产区,20世纪90年代前当地很多老百姓根本都没见过鲍鱼,有人甚至还把鲍鱼形象地称为“牛眼睛”。1998年,村民魏九富从大连引进了5万多个鲍鱼苗在南日岛养殖,引起不小的轰动。魏九富带头进了鲍鱼苗,一养就成功了。于是岛上不少原来养的渔民都纷纷改养鲍鱼。南日岛本来以海带、紫菜养殖为主,魏九富发财后的短短三年时间,南日岛30%的渔民都养上了鲍鱼,养殖面积一下子扩大到80亩海域。2003年,大连鲍鱼苗培育场技术员林河春用当地的皱纹盘鲍鱼为母本,以日本盘鲍鱼为父本,杂交出本地的鲍鱼苗。这种苗因为整个繁殖过程都在岛上进行,成活率高,并省去了高额的运费,很快就吸引了养殖户前来购买。鲍鱼苗卖得快了,林河春的提成就高了;2006年,他所在的育苗场一年就卖出价值500万元的鲍鱼苗,他的提成也非常可观,差不多五六十万元。高提成很快吸引更多的技术人员前来南日岛育苗,短短的两年时间,南日岛的鲍鱼育场就达到三十多家。如今养殖户们不再需要到外地进苗,养殖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由于南日岛的养殖环境非常适合鲍鱼的生长,2007年9月,南日岛的鲍鱼获得“国家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正式批准,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了。2007年全岛共卖出3000多万个鲍鱼,收入达到5亿多元,占南日镇经济收入的60%,岛上不少渔民因为养鲍鱼都变成百万富翁。仅仅10年时间,南日岛就从过去一个不养殖鲍鱼的小岛发展成鲍鱼、鲍鱼饵料一条龙养殖的岛屿,与鲍鱼有关的产业,2007年产值达到8亿元。 2009年,由南日鲍协会申请注册的“南日鲍NAN RI ABALONE及图”商标日前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功,南日海域海上浮筏式网箱养殖发展到鸟屿、东头屿、浮屿、沃仔里、西罗盘、线屿六大基地,存养南日鲍2.3亿只,鲍鱼养殖网箱达1.88万箱,是中国最大的浅海浮筏式网箱养鲍基地,产值近10亿人民币,占全中国的三分之一,南日岛已成为中国鲍鱼的主要产地之一。
产品荣誉: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南日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9月6日起对南日鲍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7年第136号)。
保护范围:
南日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关于请求界定南日鲍鱼(南日鲍)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报告》(莆秀政〔2006〕19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所辖行政区域。
营养价值:
1.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2.鲍鱼的营养是澳大利亚核桃的7倍。
3.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具有双向性调节血压的作用。
4.鲍鱼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球蛋白;鲍鱼的肉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鲍素”的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必需的代谢物质。
5.鲍鱼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
6.鲍鱼具有滋阴补阳功效,并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多吃也无妨。
鲍鱼的营养价值极为丰富,含有二十种氨基酸,每百克鲜鲍鱼肉含丰富蛋白质23.4克,脂肪3.4克,无机盐钙32毫克,3.0毫克,铁还有相当量的碘,锌,磷和维生素A,D,B1等。天然野生原味即食鲍鱼保留之营养价值胜干鲍。制成干鲍方法及烹调方法必定流失大量有价值之元素,失去原来味道及功能。
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鲍鱼具有滋阴补阳,止渴通淋的功效,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食疗本草》记载,鲍鱼“入肝通瘀,入肠涤垢,不伤元气。壮阳,生百脉”。主治肝热上逆,头晕目眩,骨蒸劳热,青肓内障,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症。鲍鱼的壳,中药称石决明,因其有明目退翳之功效,古书又称之为“千里光”。石决明还有清热平肝,滋阴壮阳的作用,可用于医治头晕眼花,高血压及其它类症。现代研究表明,鲍鱼肉中能提取一种被称作鲍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III。实验表明,它能够提高免疫力,破坏癌细胞代谢过程,提高抑瘤率,却不损害正常细胞,有保护免疫系统的作用。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调节血压,润燥利肠,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鲍鱼肉和其粘液中能分离出不被蛋白酶分解的3种粘蛋白:鲍灵素I、鲍灵素II、鲍灵素III。药理研究证实,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经常炖食鲍鱼或与黑白木耳、黄花菜煮食,可以增强体质,预防肿瘤的发生。
[性状]味甘、咸,性平,肉质有弹性。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成分。
[用途]用于肝肾阴虚,骨蒸劳热,咳嗽;能滋阴清热,补肝明目等。
[用法]煎汤,煮食等。
[注意]该品体坚难化,脾弱者饮汤为宜。
[附方]鲍鱼汤:鲍鱼60~120g,加水煮汤,放食盐少许调味。一日分2次服食。
注:本方取鲍鱼滋阴清热作用。用于虚劳或肺结核潮热、盗汗或咳嗽等。
另外,现代医学中认为女性适当地吃一些鲍鱼是很有好处的,鲍鱼有补虚、滋阴、润肺、清热,养肝明目的功效。另外,如糖尿病患者也可用鲍鱼作辅助治疗,但必须配药同炖,才有疗效;而痛风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鲍肉,只宜少量喝汤。在2003年提交的某份研究报告(新西兰)中,该研究室认为鲍鱼的肉中含有一种被称为“鲍素”的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必需的代谢物质。所以在美、澳等国家,鲍鱼逐渐成为了一种餐桌上的抗癌食品。
鲍壳是著名的中药材:
(石决明),古书上又叫它千里光,有明目的功效,因此得名。石决明还有清热平肝、滋阴潜阳的作用,可用于医治头晕眼花、高血压及发烧引起的手足痉挛、抽搐,其他炎症等。鲍壳那色彩绚丽的珍珠层还能作为装饰品和贝雕工艺的原料。
补而不燥,养肝明目:
欧洲人早在年前,已把鲍鱼当作一种活鲜食用,誉作“餐桌上的软黄金”;中国在清朝时期,宫廷中就有所谓“全鲍宴”。据资料介绍,当时沿海各地大官朝圣时,大都进贡干鲍鱼为礼物,一品官吏进贡一头鲍,七品官吏进贡七头鲍,以此类推,鲍鱼与官吏品位的高低挂钩,可见其这味享有“海味之冠”的价值。中医称鲍鱼功效可平肝潜阳,解热明目,止渴通淋;主治肝热上逆,头晕目眩,骨蒸劳热,青肓内障,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症。
食用价值: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肉质细嫩,鲜而不腻;鲍鱼和河蚌、田螺的营养价值相当接近,蛋白质、脂肪、铁、B族维生素的含量差异也不大。100克鲍鱼中蛋白质的含量是12.6克,田螺是11.0克,而河蚌是10.9克。脂肪含量依次是0.8、0.2和0.8克。可见,它们都属于低脂肪的食品。由于它们的水分含量都很高,去除水分后,其干品的蛋白质含量相差不多,都在50%以上,河蚌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干重的70%,所以,它们也是高蛋白食品。另外,鲍鱼中还含有一些碳水化合物,约6.6%,对于动物食品来说,这些糖分就很高了,会给鲍鱼带来更多鲜美的口感。其味道清而味浓,烧菜、调汤,妙味无穷。北京北海仿膳饭庄的名菜“蛤蟆鲍鱼”是誉满中外的佳肴。鲍鱼肉中含有鲜灵素I和鲍灵素Ⅱ,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